
說起投資,我們都是希望將閒置的積蓄有一個增值的機會,而不是空置在銀行戶口裡。
我們都希望賺錢!因此便想到將部分積蓄投資,希望在未來有一個比較好的收益。賺錢熊都有這個想法!
可是我們該投資什麼呢?而什麼叫做“比較好”的收益呢?
學習投資
我們該投資什麼?
我們在新聞、朋友、社交媒體上常常聽到投資股票,那麼學習投資便是學習購買股票嗎?
其實不然,股票只是投資的一種,購買不同的資產,例如房屋、債卷、黃金等都算是投資。股票只是其入門門檻較低而比較受大眾歡迎而已。雖然市場上有各類不同的資產,但是這些並沒有好壞之分,只是取決於人們的了解程度和風險承受能力,因此我們只要投資自己了解的資產便好,擁有自己的一套判斷邏輯,不要因為別人都說話而盲目追隨。
一般情況下,人們剛剛開始投資都是剛踏入社會賺錢沒多久,啟動資金是微薄薪水扣掉生活費的儲蓄,這是後,我們便會投資所需資金量較少的股票。
如何獲得“比較好”的收益呢?

了解目標
在談論數字之前,我們需要了解投資的目標。投資的目標當然是賺錢啊,賺錢熊你在說廢話嗎?且慢,先聽我說說。我們需要了解的目標必須是具體、可以量度的。例如,賺錢熊的目標是希望資產不要落後於通脹,投資目標便應該是比較通脹略高的標的。又例如,賺錢熊的目標是30歲前擁有100萬,可是賺錢熊才剛剛進入職場,銀行戶口只有5萬,只達到目標的5%,那麼我們便不能選擇僅僅略高於通脹的標的了。
我們要了解自己的目標是希望透過投資去對抗通脹?還是希望在跑贏通脹的同時獲得利潤?還是希望藉著投資到達財務自由?對應不同的目標選擇不同的投資策略,可是我們也需要評估達到目標需要面對什麼風險?我們是否有能力承擔風險帶來的後果?

風險評估
任何的投資都涉及風險,我們都需要結合我們的目標和風險承擔能力才是正確的投資方式。
投資收益往往與風險相伴,收益愈高,風險愈大,反之亦然。
每個人所面對的處境不同,因此我們需要就著自身的情況去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。過個人的家庭、年齡、負債、心態、資訊等來評估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,所選擇的投資也會不同。
假如一個已經退休的老年人,由於他已經沒有收入,因此他的目標是保住本金外在再獲得收益,他可能會選擇銀行的定期存款,他的風險會是銀行倒閉和通脹率高於定期存款的利率,由於定期存款是有著固定的回報率,老年人並不會承受市場的波動而可能出現虧損甚至血本無歸,因此他們偏好較低的收益且風險較小的投資是十分合理的。
假如一個剛剛出來社會的年輕人,他的本金比較少,目標是資產增值,而且找工作的機會也相對於老年人大,年輕人的薪資和資產還在一個成長的階段,因此承受風險的能力較高。即使面對股市較為波動的時間,在短期內可能會面臨帳面上的虧損,但他能有足夠長的時間去等待,等待市場變好和資產增值而盈利。他們一般會選擇成長性較高的投資,以較高的風險,在未來換取較高的回報。
每個人對於承受風險的偏好均有不同,沒有對錯之分,不管別人的風險偏好如何,只要認清並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,按照自己的投資目標前進,便不會在虧錢時感到後悔,在別人賺錢時感到不甘。
【投資還是投機】 你真的在投資嗎?還是在市場中賭博?|4點了解投資和投機

計算收益
在了解投資目標和風險偏好後,終於我們要談談收益,為我們的投資找到方向。
例如你投資的目標是對抗通脹,假設平均通脹率為3%,你需要的是找出收益是4%的投資就可以。例如你的投資目標是資產增值,並希望將資產翻一倍,你預期的收益便不能單單只是3%了。這時你需要將風險提高,找出較高年收益率的資產了。那麼什麼“比較好”的收益呢?假設我們投資美股,我們拿美股的大盤,標準普爾500指數為例,它追蹤了美國股市市值頭500間公司,一般投資美股的人會拿它作基準,它的平均每年有約10%的收益,而根據S&P Global的一項調查,在過去十年的表現,有89%的大型機構投資者都是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。
在投資這個“比較好”的收益標的情況下,如果要翻一倍的話,便需要等待約7年。雖然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將來,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收益計算出目標達成的所需時間,為自己制定投資計劃和為未來訂立方向。
只有訂立投資的目標,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,結合對收益的估算,你才可以為自己制定專屬的投資計畫,尋找適合自己投資的股票。
結語
我們透過每天努力的工作加上節省生活換來的積蓄,我們當然不能輸得不明不白。在選股前,我們不妨先思考自己的目標、風險以找到合適的收益。
願我們都能在善用積蓄,為未來的自己提供更多的選擇。
【本文章乃是個人經驗分享和觀察,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,投資前需要自己先研究學習,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需要才作投資決定】